一、背景与意义
随着国家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战略的深入推进,政务信息系统国产化已成为保障国家安全、提升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要举措。环境与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作为环保监管的核心工具,其国产化适配不仅是响应国家政策要求,更是提升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可持续性的必然选择。
大部分省市的环境与污染源监测监控系统,已稳定运行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业务数据与应用经验。通过对其开展国产化适配迁移,可为全国同类系统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转型路径,推动环境监测领域全面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江苏三希环境与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二、适配目标
系统全面国产化:实现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开发语言等关键组件的国产化替代。
数据安全迁移:保障历史与实时数据完整、准确、安全地迁移至国产数据库。
功能性能不降级:确保系统功能完整、性能稳定、用户体验良好。
展开剩余72%双轨运行平稳过渡:通过新旧系统并行运行机制,实现业务无感切换。
三、适配内容与技术路线
1. 硬件与操作系统适配
采用国产CPU(飞腾、鲲鹏、龙芯等)与服务器硬件。可兼容适配目前主流的国产信创操作系统,如银河麒麟或统信。
2.数据库迁移
采用国内主流国产数据库,如达梦、瀚高等,支持主从读写分离架构。通过数据分级、工具辅助、人工校验等方式保障数据完整性与一致性。
3. 中间件与开发语言适配
采用国产中间件(如金蝶、中创)。开发语言逐步统一为Java、C++等开源技术栈,增强系统可维护性与扩展性。
4. 客户端与浏览器适配
支持国产浏览器(如360极速模式、统信浏览器),确保Web端兼容性。
5. 系统架构优化
采用分布式部署架构,提升系统吞吐量与并发处理能力。引入缓存机制、负载均衡等技术,缓解数据库压力,提升响应速度。
四、实施步骤
系统调研与评估
全面梳理系统功能、性能指标、用户习惯、数据量等。
技术选型与方案设计
确定国产化软硬件组合,制定详细迁移方案。
开发与适配改造
按模块逐步进行代码重构、数据库迁移、中间件替换。
测试与验证
开展功能、性能、兼容性、安全性等多维度测试。
双轨运行与切换
新旧系统并行运行,逐步切换业务流量,确保平稳过渡。
培训与运维移交
对用户与运维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完成知识转移。
五、推广价值与应用前景
标准化输出:形成一套可复用的环境与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国产化适配标准与工具链。
区域推广:可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环保系统中推广实施,提升整体国产化水平。
产业链带动:推动国产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产业链协同发展。
政策示范:成为政务系统信创改造的典型案例,支持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落地。
六、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成立由建设单位、承建单位、技术专家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
质量保障:严格执行需求分析、开发、测试、上线各阶段质量控制流程。
培训保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系统使用与运维培训。
运维保障:建立完善的运维体系与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七、结语
环境与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国产化适配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技术、管理、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通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持续优化,可实现系统安全可控、业务连续稳定、效益显著提升的目标,为构建数智化环保、绿色发展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发布于:山东省淘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