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枪鱼,属于硬骨鱼纲鲭形目鲭科,共有5属15种,是典型的远洋鱼类。它们多生活在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的温暖海域,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三大洋。在我国,南海和东海也有金枪鱼的踪迹。
关于口感,许多人对金枪鱼情有独钟。刺身时能品出肉质的厚实与细腻,而若是煎制,风味则较为普通。不过,金枪鱼的珍贵不仅体现在味道与营养上,它在全球广受欢迎,更得益于各类企业精准的市场推广,让这种鱼类的价值不断被放大。
2019年1月,日本丰洲市场一条278公斤的蓝鳍金枪鱼拍出了超21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刷新了世界纪录。在我国,也曾有海南渔民捕获重达350公斤的蓝鳍金枪鱼,最终以10万元售出。由此可见,市场效应让金枪鱼愈显珍稀。
展开剩余77%尽管我国传统饮食习惯偏好河鱼和近海鱼,远洋鱼类在历史上鲜少进入百姓餐桌,但如今金枪鱼产业已逐渐发展。该产业涉及捕捞、加工、销售等环节,正在不断壮大。根据中研普华的研究数据,2017至2019年,中国的远洋金枪鱼产量稳步提升,2019年达到42.38万吨,同比增长16.41%。然而自那之后出现下降,2021年减至32.23万吨。捕捞量则在2020年和2021年呈现上升趋势,分别为3.65万吨和同比增长12.54%。到2022年,金枪鱼在远洋渔业中的占比达到14.83%。
在进出口方面,中国的金枪鱼贸易波动明显。2020年出口13.6万吨,同比增长10%,但2022年前九个月出口量降至2.36万吨,同比减少37.21%。进口同样经历起伏,2020年曾大幅增加,而在2022年前九个月仅为0.13万吨,同比下降37.08%。其中,从日本进口的金枪鱼金额占比高达84.56%。
那么,为何金枪鱼在国内市场仍显冷清?原因有三:
一是饮食传统,中国人历史上缺乏远洋捕捞能力,导致金枪鱼罕见且难以保存运输;
二是本土鱼类品种丰富,金枪鱼虽贵,却并未在口感和营养上明显超越常见鱼类;
三是成本与营销问题,捕捞和运输成本高企,宣传不足,使其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远低于三文鱼和鳕鱼。
因此,大部分捕获的金枪鱼被出口,以提升我国远洋渔业的影响力。随着国内经济水平提高,中产阶层和高收入群体逐渐壮大,金枪鱼的消费需求正快速增长,年增幅超过30%。这为未来金枪鱼在中国市场的普及奠定了基础,也意味着随着消费规模扩大,价格有望逐步下降,让更多人能够品尝到这种海洋珍馐。
结语:金枪鱼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鱼类,更是产业发展的缩影。它记录了中国远洋渔业的进步与挑战,也折射出消费观念的变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金枪鱼将不再是奢侈的象征,而会走进更多普通家庭的餐桌。愿中国金枪鱼产业越走越稳,也愿大家在美食中感受生活的丰盛与美好!
发布于:山西省淘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